返回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二百六十三章 李自成:这大明,咋就突然又活了?(1 / 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事情商议完毕,几位大臣们拱手行礼后便离开了东宫。

不过他们并没有着急回去内阁,而是打算先去一趟户部,和户部尚书倪元璐说明一下此事。

毕竟这件事情想要实施下去,必须得让户部全力配合才行。

秋日的阳光斜斜地洒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折射出刺目的光。

朱慈烺立在宫门口,望着几位大臣离去的身影,心中一时间又是思绪万千。

他心里清楚,刚才商议的政策必须尽快落实,容不得半点拖延,拖延一分钟,就有可能影响接下来的计划。

随即简单整理了下衣冠,他迈步踏入宫门,准备去找崇祯。

不过当然,不是去找崇祯商量,而是打算和崇祯打个招呼。

毕竟,他笃定崇祯一定会同意。

就在朱慈烺进宫去面见崇祯之时,千里之外的陕西潼关,此刻正笼罩在一片肃杀的氛围之中。

这座历经千年风霜的巍峨关隘,如同一位沉默的巨人,矗立在河南与陕西的交界处。

城墙上密密麻麻的各种伤痕,代表着它曾见证过无数金戈铁马、朝代更迭。

此刻,城墙之上,孙传庭手扶妖刀,目光凝重地俯瞰着城下。

只见城墙之下,密密麻麻的农民军如蚁群般铺展开去,足有六十万之众,营帐连绵数里,旌旗遮天蔽日。

哎!

看到这一幕,孙传庭不由得重重叹了口气,心中满是无奈。

近几个月来,李自成的大军就像一群恶狼,死死咬住潼关不放,一次又一次发起猛烈进攻。

但凭借着潼关天险和将士们的浴血奋战,每次都将敌人的攻势硬生生挡了回去。

可就在前不久,张献忠带着十万部众加入了李自成的大军,让原本就紧张的局势瞬间变得更加严峻起来。

农民军的攻势如同汹涌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愈发猛烈。

就在昨天,敌军又发动了一轮强攻,当时城头上箭矢如雨、滚石纷飞、炮弹之声不绝于耳。

最终虽然守住了关隘,却也折损了一千多名士兵。

虽说农民军的伤亡是官军的十倍不止,但对他们而言,似乎根本不当回事。

毕竟如今正值大灾之年,流民遍地,只要给口吃的,就有人愿意卖命。

他们的兵力就像那野火烧不尽的野草,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

反观自己这边,可就难得多了。

虽然说之前也招募到了七万士兵,不过那些士兵如今都还处于训练之中,暂时也没法上战场。

不得不说,目前的形势真的是十分严峻。

孙传庭正暗自感慨,身旁突然冒出一个脑袋,惊得他微微一怔。

直接那个脑袋的主人心翼翼地探出身子,朝着城外张望,随即倒吸一口凉气,声音里满是惊恐:

“这敌军的数量怎么这么多?孙大人,你说这潼关真的能守住吗?”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刚从京城回到陕西的秦王。

按照常理,秦王从京城回到陕西之后本该直接返回西安府,可他一时心血来潮,想来潼关看看如今的局势,便临时改变了行程。

搁在以往,藩王擅自离藩可是大罪,不过如今朝廷局势动荡,对藩王的态度也有所改变,这般举动倒也无人过多在意。

孙传庭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安慰道:

“王爷放心,这潼关地势险要,城高池深,又有我等将士拼死守卫,一定守得住。”

然而,秦王的脸色依旧苍白如纸,眼神中满是恐惧。

因为城外那漫山遍野的农民军,就像一片黑压压的乌云,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即便他知道这些农民军大多是饥民出身,战斗力参差不齐,但如此庞大的数量,任谁看了都不免心惊胆战。

不过秦王也并非毫无头脑,他深知此时绝不能说丧气话动摇军心,当下强作镇定,拱手说道:

“孙大人和诸位官兵真是辛苦了,这样,本王自愿拿出十万两银子来犒劳大军,也算是本王对诸位的一点心意了。”

孙传庭闻言,连忙抱拳行礼,恭敬地说道:

“既然如此,下官代全体士兵谢过秦王殿下!”

此次进京,秦王着实长了不少见识,整个人的气度都与以往大不相同了。

若是从前,让他拿出十万两银子,简直比割他的肉还疼,可如今看着潼关这惨烈的战况,每天都有士兵倒下,他心里明白,要是再抠门,等农民军破了城,他那万贯家财也保不住。

而且事到如今,他想要的已经不是银子了,而是未来能够去海外裂土封王!

相比于未来能当皇帝,银子什么的已经不重要了。

而且这十万两银子既是鼓舞士气,让士兵们奋勇作战,也是为自己的身家性命买份保险。

与此同时,周围正在守城的士兵们也是纷纷对秦王投来了感激的目光。

虽说这笔银子他们这些小兵也分不了多少,但他们守城有功,分个几两银子还是没问题的。

见孙传庭和周围士兵投来感激的目光,秦王不禁有些得意,胸脯一挺,大手一挥,继续高声喊道:

“诸位!本王在此向你们保证,只要这次能成功击退贼寇,本王还重重有赏!”

“到时候莫说是十万两银子,就是二十万、三十万也不在话下!”

这话一出,城头上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将士们的士气也为之一振。

但这得意劲儿还没维持多久,秦王心里就开始打鼓了。

不过倒不是心疼银子,而是看着城外那一眼望不到头的敌军,他是越看越害怕。

看来这地方实在待不下去了。

于是当天下午,他便匆匆忙忙地带着一众随从和被淘汰下来的宗室子弟,灰溜溜地返回了西安府。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秦王也动过留在京城的念头,毕竟京城作为大明的首都,有几十万精兵守卫,怎么着也比陕西安全。

可他在封地逍遥惯了,实在不愿被皇帝成天监视着,思来想去之下,最终还是决定回到西安。

而且,他对孙传庭的能力也从未怀疑过,他知道这位名将一定能守住潼关,保陕西平安。

夜幕悄然降临,白日里厮杀震天的战场,此刻陷入了诡异的寂静。

无论是守城的官兵,还是攻城的农民军,都如同约定好似的,彻底偃旗息鼓。

在这个没有电灯、照明手段有限的年代,一到晚上,大多数士兵和农民军就成了睁眼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