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三百二十五章 为了百姓,只能再苦一苦秦王了!(1 / 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说实话,尽管孙传庭早已知道李自成会有此一举,却未曾料到事情竟来得如此之快,如此猝不及防,快得让他连一丝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局面,他一时间竟也拿不定主意。

眼看着那十万农民军距离潼关越来越近,在场的其他将领也终于是明白了过来。

这些人怕不是来攻城的,而是来投降的!

可话说回来,这潼关一下子可接纳不了这么多的农民军啊!

于是乎,几个将领便将孙传庭团团围住,他们一个个神色焦急,眼神中透露出不安和迷茫。

其中一人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

“大人,您倒是说说咱们眼下到底该怎么办啊?”

说实话,以前这些明朝将领可没少对农民军大开杀戒。

毕竟在那个时候,朝廷与农民军势如水火,是死敌,他们屠杀农民军,也不过是职责所在,无人会多说什么。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崇祯的圣旨已下,要求必须接受农民军的投降。

这道旨意犹如一道紧箍咒,让这些将领们畏首畏尾,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再者说了,此次前来投降的农民军可不是一百两百人,也不是几千人,而是整整十万人啊!

就算他们心再狠,又怎能狠下心来直接将这十万百姓杀掉?

谁要是敢这么做,那等待他的必将是千夫所指,遗臭万年!

他们的名字将会被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被后人唾弃!

可要接受这十万人的投降那也是万万不能的!

毕竟潼关城里的粮食本就捉襟见肘,也就刚好够他们吃的,要是再接纳这十万人的话,到时候肯定要把原本属于他们的粮食分给这些人,他们又怎会愿意?

面对众将士的询问,孙传庭刚准备开口说些什么,城下的百姓们却已经来到了潼关城下。

他们望着眼前这气势恢宏的潼关城,仿佛看到了生的希望。

紧接着,他们忍不住呼喊了起来。

“大人,我们都是来投降朝廷的,让我们进去吧!我们已经走投无路了,李自成不管我们的死活,您要是再不管我们的话,我们都会死的!”

头发花白的老者,颤颤巍巍地跪在地上,双手合十,眼中满是泪水。

“大人,李自成抛弃了我们,求你给我们一条活路吧!”

年轻的妇人怀中抱着一个瘦弱的孩子,孩子那苍白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眼神亦是木讷,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大人,我们造反都是被迫的,我们只想活下去!我们不想再打仗了,不想再过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了!”

瘸腿的中年汉子满脸渴望,眼神中充满了悔恨。

“大人,开门吧!我们愿意为您当牛做马,只求能给我们一口饭吃!”

“我们只想活下去啊!”

人群中不断有人呼喊着,那声音此起彼伏,声声泣血,宛如一把把利刃,直直地刺进了城墙上的每一个人的心中。

城墙上的气氛瞬间变得更加紧张起来,所有人的目光再次齐刷刷地看向了孙传庭,等待着他的决定。

那目光中既有期待,也有担忧,因为孙传庭的决定就是他们命运的转折点。

这一刻,孙传庭紧紧地闭上了眼睛,眉头紧锁,仿佛在做一个无比艰难的抉择。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城下百姓那一张张绝望的脸,那无助的眼神,还有他们那声声泣血的呼喊。

他的内心在挣扎,在痛苦地煎熬着。

片刻之后,他猛地睁开了眼睛,目光中透露出一种决绝与坚定。

很明显,他已经做好了决定!

随后他看向众人,声音无比鉴定的说道:

“诸位,本官已经决定,要尽数接纳这些百姓!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百姓饿死,否则将来我们必将被后人唾弃!”

“而且圣旨在前,我们也不能抗旨不遵!”

什么?

听到这话的时候,周围的人都被震惊得目瞪口呆,就连罗汝才也不例外。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孙传庭会做出这么“冲动”的举动。

紧接着,罗汝才急忙上前一步,声音颤抖地说道: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