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三百二十五章 为了百姓,只能再苦一苦秦王了!(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大人,万万不可啊!要是接受这十万人投降的话,潼关城的粮食可就不够吃了!到时候,咱们都得跟着饿肚子,还怎么抵挡得住李自成的攻击?”

“这潼关城可是陕西的最后一道防线啊,要是失守了,那可就全完了!”

其他将领也纷纷附和,七嘴八舌地劝道:

“大人不可啊!末将也知道拒绝接受这十万人投降的话可能会违抗陛下的圣旨,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了。”

“这十万人要是入城的话,咱们就得把粮食分给他们,可要是当兵的都吃不饱饭,那还怎么打仗?哪来的力气杀敌?”

“要末将说,还是把这十万人全部赶回去好了,就算陛下到时候怪罪我们,也可以说是为了潼关的安全,想必陛下也不会为难我们。”

一时间,众将纷纷劝说,言辞恳切,仿佛孙传庭只要接受了这十万人,潼关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孙传庭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伸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等到众人都安静下来之后,孙传庭这才缓缓说道:

“诸位,你们说的本官又何尝不知?但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十万人饿死在潼关城下吧?”

“他们也是人,也是大明的子民,我们不能如此绝情。”

“另外你们放心,本官可以保证,这十万人的粮食不会从你们的口粮中克扣。”

“本官打算从西安府以及河南周边的省份借粮,除此之外,本官还会写一道奏疏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请求朝廷尽快拨粮。”

“陛下向来仁慈,定不会坐视不管的。”

众人听到这话的时候,瞬间就没话说了。

因为他们最担心的其实就是这十万人会分走他们的口粮。

但要是这十万人不会分走他们口粮的话,那其实就没啥问题了。

事实上孙传庭也不傻,他比谁都知道,比起这些百姓的性命,守住潼关城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潼关是大明的西北门户,一旦失守,李自成的大军将长驱直入,到时候整个西北都将尽归李自成,后果将不堪设想。

可他又不能眼睁睁看着这十万百姓就这么饿死在潼关城下。

所以刚才电光火石之间,他便想到了这个主意!

首先,就是即刻派人去西安府找秦王要粮食。

秦王身为皇亲国戚,享受着朝廷的恩泽,在这关键时刻,理应为大明分忧。

而且这次也不要什么大米白面之类的精粮了,就要杂粮,而且越便宜越好,只要能吃、吃不死人都可以。

毕竟如今这个时候,只要能吃饱饭,吃的是什么都已经不重要了。

孙传庭估计,这么一来最起码可以维持这十万人两个月左右的粮食消耗。

只是又得让秦王大出血了!

不过为了这十万百姓,只能再苦一苦秦王了!

之后他再想办法从河南周边的几个省份筹集一些粮食,如此一来又能吃上两个月。

在这期间,他也会将潼关发生的一切告知朝廷,然后请求朝廷尽快调拨粮食。

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就算如今正值冬季,运粮可能会很困难,这粮食应该也能运到陕西了!

而且这已经是他做出的最好的决定了,既能守住潼关城,又能拯救这十万百姓的性命!

眼看着周围的将士没有人再出言反对,孙传庭便直接下令道:

“传令下去,派遣军队出城,让百姓们分批进城,然后妥善安置。”

一众将士听到这话,赶忙领命。

“末将遵命!”

随后便开始忙活去了。

只有罗汝才没有离开。

罗汝才再次看了一眼城外的百姓,随后由衷的夸赞道:

“大人果真是圣贤之人!”

孙传庭听到这话只是苦笑了一下,并未多说什么。

不多时,潼关城门终于缓缓打开了。

看到城门打开的瞬间,城下的百姓们顿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纷纷跪在地上,朝着城门的方向磕头谢恩,口中不停地念叨着:

“谢谢大人,谢谢朝廷,我们有救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